This website requires JavaScript.
    arrow right
    arrow right
    关闭

    卷是一条不归路,是没有尽头的事情。但是,你可以选择不要......

    家长心声

    2023 年 03 月 27 日

    14 : 30

    • 惹人焦虑的“幼小衔接”话题每年都如约而至。年复一年,我们发现,幼儿园能做的不仅是传递科学的幼小衔接理念、提供符合幼儿认知和心理特点的入学准备课程,解析课程大纲等理性和技术层面的支持,家长更需要的是心理上的启发。

      家长的焦虑来自于明明不想“内卷”,可是如果别人都学了而我们不学,别人都会了而我的孩子不会,担心孩子会因此而不自信。所以一些家长给孩子安排很多额外教育活动,甚至选择将大班幼儿送往各种幼小衔接班提前学习小学知识。可是,让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很容易导致幼儿产生厌学情绪,被动学习的压力也让幼儿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情绪,损害幼儿的心理健康。

      除了“内卷”和“躺平”,漫长的教育之路上,没有第三条路了吗?

      我们不相信。


      今天这期推送原作者是耀华国际教育幼儿园重庆融科园2022届毕业生Ian妈妈贺友直。Ian妈妈是85后,自己的教育经历是曾就读于“七龙珠”之一(注:重庆七大重点直属中学的俗称),考上了985/211大学,现在的职业是一名室内设计师。

      如何理解“幼升小”?如何与孩子共“渡”人生?如何通过接纳和不止是接纳,让孩子获得自信?作为一个别人眼里的学霸,如何看待“学霸”特质?

      Ian妈妈在一次内部家长会上,做了发人深省,让人感动的真诚分享。

      我们认真整理了演讲实录,邀请您在流量至上的当下,静静读一篇有质量的长文。

      需要的只不过是,多花15分钟时间。


      我的孩子叫Ian,是耀华国际教育幼儿园重庆融科园的毕业生,现在重庆一所民办小学读一年级。

      没有上过专门的幼小衔接班,没有提前学拼音、算术课,没有任何的提前教学,完成了耀华大班入学准备课程,在游戏和生成课程模式下玩了4年的耀华毕业生,去上小学被问得最多的两个问题就是:“跟得上吗?”“能适应吗?” 

      我用切身的体会告诉大家,孩子什么都能适应,不能适应的有可能是家长。

      有很多的家长问我,你们小学卷不卷?你们那个班卷不卷?其实说实话,我觉得在现如今中国的这一个大环境之下,很难不卷,但是你可以选择你去不去参与,你去不去卷。

      最近我的一位朋友告诉我,他女儿上初三,英语考146分,只排到了第二十三名,我就在想:第一名是多少分?149还是150呢?为了第一名卷来卷去,就是为了这3分4分的事?

      我在网上搜到一所很知名,大家心目中的“卷中之王” 的中学的一张照片,教学楼的所有区域都是被铁丝网给网起来的,所有的天台都是不能上去的。学校要这样做,就是为了防止学生跳楼。

      这跟坐牢有什么区别?我们的学校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?我们现在的教育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?我意识到:卷真的是一条不归路,是一件没有尽头的事情。

      我们是不是要用有限的生命能量去做“卷”这件事情,我的选择是:不要。

      教育究竟是什么?教学和教育的区别在于哪里?我们那么卷的教育到底是在卷什么?我想透这个问题也花了很长时间,知识技能的教育不等于教育的全部,那是在教学,在教知识技能,而教育是什么?教育是跟我们的人生相关的。教学是不等于教育的。

      学会了知识技能,不等于你就能拥有幸福人生。我相信大家如果能够意识到教学和教育的区别,做选择的时候,可能就没有那么纠结。

      我们不去卷教学,不代表我们就躺平了,不代表我们不去对孩子进行教育


      孩子一周被留堂两次,我认为是让他学会对自己的事情负责任的机会。

       

      就在最近,Ian一周内被留堂了两次。每一次孩子出现的问题都是教育的素材。我们拿到那么难得的一个素材,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可以是什么?在这个事件中,如果家长的心是在教学的知识和技能上面,可能会把重点放在让孩子加大练习量,把作业速度提起来;而如果家长的心是用在教育上的,目标就是要让他学会对自己的事情负责任。


      你是什么样子的,你带给孩子就是什么样子的教育。即便你觉得你不会,但是它依然在发生。

       

      我的孩子在耀华待了4年。进入耀华的第一天,我就有一种非常强烈的共鸣感。

      我本身是没有指望在一个幼儿园去获得真正的教育,因为我觉得教育更多的是家庭的事情,学校更多的是知识的教学。但是,在耀华是有教育的,这让我非常感动,这也是我和耀华之间有深刻的共鸣的基础。

      教育是一个让人成为人的过程

      我记得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,我妈妈说了一句话,到现在我都记忆深刻,她说:你跟这个孩子的缘分是很短的,你跟他的缘分也就是十几年,你可以陪伴他的时间很短,他很快就会不需要你了,会有自己的生活,他会离开你的。

      所以我非常珍惜跟他在一起的时间,非常珍惜他给我提供的让我自己成长的机会。

      我们不要讲我们不懂教育,我们不是专业的,这件事情应该交给学校。你是什么样子的,你带给孩子就是什么样子的教育。即便你觉得你不会,但是它依然在发生。

      教育就是与孩子共同的成长,共度/渡人生的这一段时间。我用了两个“度/渡”字,我觉得共度是共同地度过,也是相互地渡。

      我经常觉得他是来“渡”我的,因为我也会发现很多我自己身上的问题,在他每次出现问题的时候我都意识到,孩子就是一面镜子,问题都出大人身上,如果我一旦修正了我自己,他自然就好了,所以他其实是来渡我的,让我看到我自己身上的问题。


      学习拼音的过程,让我看到了我的暴躁。

       

      比如说学拼音,上一年级,家长都会经历这煎熬的一关。学拼音的时候,他让我看见了我自己的暴躁。虽然我并没有把这个暴躁发泄到孩子身上,我只是意识到我有了暴躁的可能性。

      一年级上学期的一次拼音测验,要求是30分钟完成。当时在上网课,由家长监考,到30分钟他还没写完,他就崩溃了,说:不用写了。我在家长群里看到有孩子20分钟不到就已经写完提交了,但我没有告诉他。我还是鼓励着他慢慢写,我说超时了没关系,规定的时间只是一个参考。

      最后虽然他写了将近50分钟才写完,虽然错了很多,我依然感到很欣慰。错了就错了,我也没有让他去过多的订正。

      在这个过程当中,我发现了我们为什么会对拼音这件事情如此的暴躁。

      因为我们家长自己陷入了知识的诅咒。知识的诅咒是指:对一个你已经知道的知识,你很难想象对方完全不知道。

      我们对孩子学拼音也是这样想的。“我都跟你说了多少次了,你怎么还是记不住。” 我们陷入了知识的诅咒,我们无法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。

      当我意识到这件事情的时候,我就知道我必须要克服。我训练自己学习进入他的感受,我尝试用左手来吃饭,当我用左手吃饭的时候,我就感受到了因为不习惯带来的笨拙,力不从心。我吃完一顿饭,就觉得手好痛。

      你知道吗?你的孩子第一次拿起笔在写字的时候,他也是这个感觉,他从来没有做过这件事情,他第一次做,他在接受一件完全全新的事物,他捏笔捏得那么紧,因为他很想要把字写好,他每一个笔画都很用力,这样会让他的手很痛。

      所以我们不要着急好吗?我练习让自己耐心地等待。

      下学期才开学一个月,突然有一天,他们语文老师给我拍了张照,老师都觉得很惊喜,说他的进步真的很大,对比一年级上学期他写出来的字,两张作业的字是肉眼可见的区别。

       

      而我做了什么?总结起来:提供他练习的环境,提醒他养成习惯。

      每天我就让他只写一页,一共二十几个字,每天早上起来洗漱之后,让他第一件事情先去写字。写得好不好,写得快或者慢,笔画笔顺,我一律不管,我不对他做任何评价,不给他施加任何压力,只是让他去做了这个动作。

      神奇的就是,突然有一天他就会了。

      我相信各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,可能也有这样的体会,有时你好像根本就没有看见他中间是怎么成长的,突然一下他就跟昨天完全不一样了。

      就像现在春天了,我在观察种子发芽,在冬天的时候在土里面埋着的时候,你真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,但是突然有一天你就看到他长出来,并且蹭蹭蹭地在开始长了。

      如果它还在埋在土底下的时候,你不停地去把土翻开,看看种子到底怎么回事,它还能发出来吗?这就是自然规律。


      自信,是来自于无条件的接纳,然后协助他脚踏实地做到。

       

      有很多“蠢蠢欲卷”的家长会陷入一个纠结的状态当中,明明自己不想卷,但是看到别人都提前学了会了,担心自己孩子不会而不自信。

      自信是什么?自信从哪来?自信的底气来源于被无条件的接纳。真正自信的建立是如何做到的?自信的建立是来自于脚踏实地地做到。

      首先要接纳,然后再去协助他做到,这样就可以建立真正的自信。

      如果只是接纳的话,可能会让他产生一种幻觉,就是自己好像什么都真的很好,但如果你也在同时身体力行地协助他做到,他就会建立真正的自信。

      Ian在幼儿园中班之前,是一个非常不喜欢运动的小孩,所有的小孩都很开心地要去操场玩,他就躺在教室里说我不想出去,如果老师好不容易把他劝到操场去了,他就在操场躺着,然后在园长的办公室躺着,在走廊上躺着。他应该躺遍了幼儿园的各个角落。

      这真的跟天性有关,他会觉得很累,不是很喜欢激烈的活动,也不喜欢跟小朋友之间的对抗,他天然的就是不喜欢。

      但是,我认为运动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事情,所以我需要去帮他建立习惯和自信

      首先是接受他,当所有的小朋友都在跳舞的时候,他一个人躺在桌子上,我也觉得没关系。我让他觉得这样其实不是什么犯了什么大错误,没有不被允许。

      接下来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带他去尝试运动,我们进行了很多的尝试,进行了很多的引导,我自己也身体力行地开始去运动,去跑步。

      他每天看到我在做,他自然也会去开始做。我一直告诉他,学校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体育课,身体好你才能够做好其他的事情。

      从幼儿园毕业后那个暑假,我就跟他约定:你每天早上跟我一起跑步好不好?他说好的,我就每天帮他记录。

      去年暑假多么热,四十几度的重庆,我们每天坚持。当他做到的时候,他就会感受到自己的身体真的变好了,腿也粗一些了,变得更健壮了,运动没有那么累了,他的自信心就真正的就建立起来了。

      最让我惊讶的是,他竟然在一年级上学期的时候,当上了班级的体育委员。这个曾经别人在运动,而他躺在教室里的小孩,居然有一天可以当体育委员。我真的非常为他高兴。

      所以,关于“如果大家都怎样,而我们不那样做,孩子是不是就会不自信了?”,我认为:这跟自信一点关系都没有。

      自信的建立不是通过与别人进行比较,这个问题的背后真正的问题在于,我们的家长总是想要比较,总是会有对比之心,这是难免的。我们都是接受传统教育成长起来的人,从小都是在比较中成长的,进而通过比较去寻找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。

      我们能不能试一下,虽然完全不比较是不太现实的,也不太可能,但是如果我们一定要比较的话,我们就去思考这些问题:你能不能接受你自己的孩子比不过别人?你能不能接受自己比不过别人?你在比不过别人的时候,你还是你自己吗?你的孩子比不过别人,你还依然爱他和全然接纳他吗?

      我觉得这才是我们要去思考的问题的关键,这跟自信一点关系都没有。


      身边那么多学霸,为何地位那么高,但是那么不幸福

       

      如何去定义优秀,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,每个家庭的环境不一样,优秀的定义都是不同的。

      我身边有非常多学霸,我也会去发现学霸的特质。但是据我的观察,很多所谓的学霸,他们当中很多人,人生的最高点就是在高考的那一刻。如果我的孩子人生最高点是在高考那一刻,我内心还是会有一点为他难过的。

      我观察我身边的学霸共同拥有的特质,常常都是学习成绩很好,工作很好,精英,专业能力很强,光鲜,收入高,社会地位也很高。

      但是如果我们再进一步了解的话,会发现很多学霸的人际关系都很差,无法处理和自己父母的关系,很难跟周围的人搞好关系,很难和人产生连接,很难获得除了他那一个领域之外的其他成就,甚至他可能常年都非常不快乐。

      所以,我们是不是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去当一个学霸,或者说,学霸是不是就意味着优秀,意味着成功,我觉得这也是我们自己需要去思量的事情。

      回到作为一名家长初心:你希望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?你希望你的孩子过什么样的人生?在我们所有的迷茫和摇摆的时候,回到这个问题上去,可能你的答案会更加的清晰一点。

      我希望他是一个自信、自洽、完整的人,我希望他拥有快乐的能力,我希望他有爱的能力。

      自信,是在他未来的漫长的人生道路当中受到挫折、被击垮,依然坚信自己有重塑自我的能力。

      自洽,是不论他在任何一种环境中经历风雨、热闹喧哗或者孤身一人的时候,依然能够跟自己愉快相处,接纳自己。

      完整,是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。

      快乐的能力,是指在学习中的快乐,在生活中的快乐,在小事当中的快乐。

      而爱的能力,是对自己的爱,对他人的爱和对这个世界的爱。

      这是所有机器人都无法去取代的,是人之所以为人,生活在这个世界上,所有的能够追求的终极的东西,我觉得这是最闪光的东西。


      人的一生没有任何一年是应当用于衔接的。任何一年都是重要的一年。

       

      “幼小衔接”中“衔接”这个词,我觉得本来就有问题。人的一生没有任何一年是应当用于衔接的。小学不是为了上中学,中学不是为了上大学,大学不是为了工作,工作不是为了……

      如果要这样推导下去的话,我们为什么还要活着?如果将我们的人生阶段为了下一个阶段做准备的话,推导到最终极的答案,我们为什么还要活着呢?所以任何一年都是重要的一年。


       

      要相信互助的力量

       

      耀华大班最后的这一年,我觉得非常的珍贵,除了知识技能上的学习和教学之外,更多的是他们依然在这里做孩子们该做的事情。

      成长之夜不要错过,太美好了。毕业典礼太好哭了,不要错过。

      我现在还能记得毕业典礼台上,幕布缓缓拉开的时候,所有的孩子站在台上闪闪发光的脸。

      耀华的孩子都有一张没有被“欺负”过的脸。

      拉开幕布之后,你会发现他们不像那种被教化过的孩子死板地站在那里——你要笑,你要做动作,没有这些东西,所有的孩子都活灵活现

      整个唱歌的过程中有一些人在打闹,有些人在说话,有些唱了两句,然后转过去又唱两句,然后不想唱又不唱,就是这种自由和鲜活的状态,这不是任何的环境都可以提供的。

      这张照片背后,我们看不到的是孩子们站在一个很高的台子上,后来我才知道最后一排的孩子,都有老师在后面保护着。

      直到现在,我和幼儿园同班的家长们依然保持着非常好的关系,我们建了家长群,并且到现在为止都没有人退群,我们依然有问题都会相互帮助,所以我们不是孤独的,要相信互助的力量。

      将来当你在“蠢蠢欲卷”的时候,你可以想一想,有一些人是跟你站在一起的,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那个样子的,你不一定要参与其中。

      我们其实不是一种典范,我们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,我也会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,我们只是提供了一种不内卷的可能性而已。

      愿我们在跟孩子的相处中彼此促进,各自都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
    • 毕业生Ian妈妈 贺友直